据了解,近年来我县人社部门紧紧抓住“电商换市”的有利时机,将发展农村电商作为促进创业就业的工作重点之一,充分运用“人社元素”聚集创业就业新能量,助力宁海农村电商新发展。
一、织好政策扶持网,引领农村电商轻松启航
充分整合创业贷款及贴息、社保补贴、场租补贴等人社部门扶持创业就业优惠政策,引领农村电商轻松启航。今年初,县人社部门出台了第五轮促进就业创业扶持新政,新政按照“降槛”、“扩面”的总体思想,打破原有政策申请门槛较高、惠及面较窄的瓶颈,对未进行工商登记的农村电商、网络创业者试行认定制度,给予其政策享受资格。对于符合条件的农村电商创业实体给予创业贷款及贴息、创业者社保补贴、创业带动就业岗位补贴、创业场租补贴、创业培训补贴等一系列政策扶持。通过探索“去担保化”创业贷款保证保险的新模式,解决了部分农村电商创业者因为没有抵押物或担保人而享受不到创业贷款的烦恼,缓解了他们创业启动资金融资难、融资贵的压力。此外,按照我县出台的创业扶持配套政策,符合条件的农村电商创业者还可以免费入驻宁海县大学生创业园,低价入驻宁海县电商产业园、宁海县科创中心等孵化基地,大大减轻其创业负担。
二、下好人才培养棋,助推农村电商科学发展
首先,充分发挥县人社部门在创业培训方面的既有政策优势,整合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成人职校、电商运营企业等多种教育培训资源,落实各项技能培训补贴政策,建立完善的农村电商培训体系。其次,主动引导涉农企业、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主体通过培训开拓农村电商业务,将农产品经纪人、高校毕业生、大学生村官、农村创业青年等作为重点培训对象。再次,不断创新培训内容,在既有基础上融入“农场品营销推广”、“网页美工制作” 、“电商数据分析”等电商领域紧缺需求内容,并且试水“菜单式”培训方式,打造精准培训模式,努力在农村电商领域培育一批骨干人才和骨干企业,不断壮大农村电商队伍,助推农村电商科学发展。2015年至2017年,全县计划培训电商人才2000人,预计可扶持农村电商创业1000人、带动就业3000人。
三、唱好专场招聘戏,帮助农村电商招贤纳士
伴随着迅速扩展的业务,农村电商企业急需新鲜血液注入团队,因此对“互联网+”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为破解求用人单位与求职者信息不对称的困扰,县人社部门精心组织开展了“首届促进农村电商创业就业专场招聘会”。招聘会共吸引了涵盖农村电商在内的商贸、食品、文具、汽配等多个行业的106家县内外中小型企业前来设摊,提供岗位千余个,一千多人进场应聘。据统计,在此次招聘会上,百余人与用工企业初步达成就业意向。作为我市南三县区域的首次试水,此次专场招聘会为农村电商企业“招贤纳士”,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接下来,县人社部门将继续筹划好第二届电商专场招聘会,同时通过强化校企合作、提升宁海县人力资源市场服务水平、开展免费职业介绍、组织企业赴县外招聘等方式,主动为农村电商用人单位“招贤纳士”。
四、取好交流学习经,助力农村电商加速前行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县人社部门积极组织我县农村电商企业参加精准服务系列活动,借力浙江工商大学、赶街网等导师团专家,就农村电商创业基地及电商园区建设运营、品牌推广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讲解,对“农村淘宝”、“遂昌电商模式”等“互联网+三农”的县域发展成功典型做深度解析,帮助解决农村电商创业就业工作中存在的共通性及个别性问题,精准服务效果显著。此外,县人社部门还组织相关职能科室和企业代表学习考察余姚电商产业园等先进典型,详细了解余姚等地在农村电商产业发展上的创新做法和成功经验,不断拓展农村电商发展新思路。县人社部门将会继续开展行之有效的学习交流与精准服务活动,同时做好与兄弟县市区的沟通联系,学习先进、查补短板,助力农村电商加速前行。
据悉,县人社部门正在研究出台网络创业、村级电商服务站等方面的配套政策,全面推进“六个一”目标,即建立1家农村电商创业孵化园、建立1个以上农村电商平台、培育1家以上农村电商物流企业、设立1个以上电子商务人才实训基地、每村建立1个电商服务站、树立农村电商就业创业“双十”示范典型。
风物长宜放眼量,农村电商是宁海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和“经济蓝海”。下阶段,县人社部门将运用更多的“人社元素”鼓励和支持农村电商企业借力“互联网+”,让农村实体经济与互联网产生更多的叠加效应,开拓出我县农村电商创业就业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