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最新动态
宁海县驱动人才新引擎提升企业亩产效益
作者:东方党建网    来源:宁海人才招聘网     发布时间:2012-08-18    浏览次数:【1155】 字号: T | T
  在宁海新兴工业园区,有一家名为“德科精密模塑有限公司”的企业,它规模不大,连门面都不甚明显。但,平时常见外国人从这里进进出出的。
  小企业还请外国人来打工?这家企业的老总李恒飞真诚地道出了“玄机”,他们在今年3月用8万欧元年薪聘请来西班牙工程师Chuky,一签就是3年工作协议。这对于去年产值不过1500万元的小企业而言,无疑是笔大数目。“我不把挣钱当作眼前目标。现在企业低谷发展中,人才是关键,要多花些时间和精力组建企业团队。”虽然在宁海业界,李总常常自称是一只小蚂蚁,但并未因此停止发展壮大的脚步。“有Chuky这个技术总监在,我们发展的信心自然更足了,今年亩产效益起码要翻1倍以上。”
  从李总不惜重金自聘外国专家的举动上,可以看出宁海企业家的求贤若渴。“十一五”期间,宁海县紧抓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通过观念创新、政策创先、机制创活、载体创特、服务创优,有效提升人才资源开发整体水平,走出了一条通过引才吸纳科技成果、提升企业亩产效益的发展之路。
  “人才是长腿的,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政策环境,人才是会跑掉的。”宁海县委领导多次对人才工作部门的同志说。的确,人才政策是吸引人才的“风向标”,更是集聚人才的“聚宝盆”。近年来,宁海县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高层次创新型、紧缺型人才引进培养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若干意见》、《宁海县“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文件,鼓励和引导亩产效益高的企业加大人才引进培育力度,并每年计划安排1亿元资金用于人才发展工作,确保人才能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引进一个高端人才,带来一个创新团队,催生一个新兴产业,培育一个经济增长点,逐步成为宁海县各部门各企业的共识。在这种先进理念的强力驱动下,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掌握核心技术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正源源不断地进入宁海县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和领域,产生喜人的“葡萄串效应”。就拿宁波银风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引进的那位福建专家来说,他的来头委实不小,更重要的是,还带着多年的研发成果29项专利技术加盟,实实在在大幅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
  “人才是绿色GDP,这样的GDP总量越大越好!”县政府领导在多次会议上强调这种“绿色人才观”。对企业而言,不仅要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也要认真对待普通员工。这方面,宁波双林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的员工深有体会。双林公司会给每一个新进的人员量身定做一份免费的职业生涯规划,明确其岗位发展前景,激励他们尽早成才。
  思路一变天地宽。近年来,宁海县不断创新创优招才引智的手段,从注重刚性的“落地生根”到柔性的“但求所用”,从单纯引进人才到人才项目联动引进,从强调数量的递增到人才素质的考量,从单纯招商引资到项目人才一齐引进,从零星引进到团队引进,实现了招才引智模式的“华丽变身”。
 
本网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和授权发表网站所有,仅供学习交流之用,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通知我们处理。

咨询反馈
扫码关注

手机版微信小程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