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县三项措施抓好人才开发引进工作
当前位置:最新动态
近年来,宁海县围绕扩总量、优结构、强服务,抓好人才开发引进工作,党管人才工作得到稳步推进。
一、发挥牵头抓总作用,人才规划体系进一步健全。编制“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明确了全县“十二五”期间人才发展的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出台实施了一批推进创业创新、助推转型升级的人才政策文件,为人才培养、引进提供制度和机制保障,基本形成了覆盖人才战略规划、引进培养、使用激励和环境建设等方面的完整人才政策体系。发挥好人才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作用,组织好全县人才工作大会,抓好人才工作各项任务的落实。
二、搭建人才引进平台,人才队伍规模进一步扩大。先后建立了1个国家级、2个市级和10个县级毕业生实践基地,与国内11个重点城市、23个重点市场、22所重点高校和1个国内知名人力资源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每年组织近500家企业赴东莞、长春等地开展组团招聘活动,五年来引进机械、模具、电子、营销等各类人才5000余名。和国内高校开展人才引进合作,重啤大梁山集团被团中央授予优秀学生实践基地称号。依托各种引才引智平台,在双林公司建立全县首家博士后工作站,引进申长雨院士建立模具行业院士工作站。加强人才交流网络化建设,宁海人才网日均点击率超过3000人次,有1800余家企业成为宁海人才网会员单位,成为南三县新的人才交流平台。
三、创新人才工作载体,育才用才工作进一步加强。设立年度人才工作专项资金,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加强党政领导人才培养,提高招商引资、创新服务能力;启动创新型拔尖人才培养工程,实施市“4321”人才工程、“双百”深造工程、“111”人才工程、专业技术人员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工程,加强了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举办高级研修班、短期轮训班、专题讲座等近30期,加强了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培训企业经营管理人员3500余人次;建立10个培训基地,采取校企结合方式开展中高级技工培训,加强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采取“培训基地+企业”、“培训基地+加工点”等模式,开展三级联动培训,加强了农村实用人才培养。
一、发挥牵头抓总作用,人才规划体系进一步健全。编制“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明确了全县“十二五”期间人才发展的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出台实施了一批推进创业创新、助推转型升级的人才政策文件,为人才培养、引进提供制度和机制保障,基本形成了覆盖人才战略规划、引进培养、使用激励和环境建设等方面的完整人才政策体系。发挥好人才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作用,组织好全县人才工作大会,抓好人才工作各项任务的落实。
二、搭建人才引进平台,人才队伍规模进一步扩大。先后建立了1个国家级、2个市级和10个县级毕业生实践基地,与国内11个重点城市、23个重点市场、22所重点高校和1个国内知名人力资源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每年组织近500家企业赴东莞、长春等地开展组团招聘活动,五年来引进机械、模具、电子、营销等各类人才5000余名。和国内高校开展人才引进合作,重啤大梁山集团被团中央授予优秀学生实践基地称号。依托各种引才引智平台,在双林公司建立全县首家博士后工作站,引进申长雨院士建立模具行业院士工作站。加强人才交流网络化建设,宁海人才网日均点击率超过3000人次,有1800余家企业成为宁海人才网会员单位,成为南三县新的人才交流平台。
三、创新人才工作载体,育才用才工作进一步加强。设立年度人才工作专项资金,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加强党政领导人才培养,提高招商引资、创新服务能力;启动创新型拔尖人才培养工程,实施市“4321”人才工程、“双百”深造工程、“111”人才工程、专业技术人员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工程,加强了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举办高级研修班、短期轮训班、专题讲座等近30期,加强了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培训企业经营管理人员3500余人次;建立10个培训基地,采取校企结合方式开展中高级技工培训,加强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采取“培训基地+企业”、“培训基地+加工点”等模式,开展三级联动培训,加强了农村实用人才培养。
本网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和授权发表网站所有,仅供学习交流之用,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通知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