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县建立“三项机制”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当前位置:最新动态
近年来,宁海县以建立一支以中级工为主体、高技能人才为龙头的,结构相对合理的技术工人队伍为目标,通过构建高技能人才队伍培养、教育、激励等三大工作机制,着力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步伐,力争到2015年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2.8万人。
一、齐抓共管,形成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新机制。明确部门职责,理顺管理体制,加强劳动保障、发改、经发、教育、财政、人事、工会、工商等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定期研究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的新问题、新举措。人事和劳动保障部门履行综合管理职能,加强组织、协调和业务指导,为高技能人才的引进、培养、开发提供优质的人事服务。教育部门对各类职业院校加强职业技能教育指导工作,扩大高技能人才培养规模。财政部门增加对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所需经费的投入。工会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竞赛和技术交流活动,建立起了以职业技能带头人为主要内容的“首席技工”制度。通过各部门的通力协作,形成了抓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强大合力。
二、校企合作,构建高级能人才教育培训机制。依托县培训中心、各职业高中和技术学校等10个实践培训基地,采取校企结合方式,积极开展模具CAD、数控铣等中高级技工培训,打造一支熟练掌握先进技能的工人队伍。实施“111”人才工程,每年选送第一、二层次部分培养对象到国内外重点院校、科研院所进修深造,切实加强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技术骨干和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成果转化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造就一批在行业内具有重大影响的学术技术带头人队伍。组织开展各种职业技能竞赛,推动形式多样的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活动。对在县级一类职业技能竞赛中取得前3名的选手,可破格晋升为高级工职业资格。
三、奖励先进,建立高技能人才激励机制。制订高技能人才成长的奖励办法,每两年组织一次 “宁海县优秀高技能人才奖” 评选,对在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技能人才进行表彰。今年对县第一注塑模具有限公司的模具人才戴日华等5名优秀高技能人才进行了表彰,每人一次性奖励3万元,营造了尊重技术工人的良好社会氛围。强化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的导向作用,指导企业大力推行“使用与培训考核相结合,待遇与业绩贡献相联系”的做法,建立培训、考核、使用、待遇相联系的激励机制。同时,对取得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并被企业用人单位聘用的高技能人才,其住房等福利待遇可分别参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享受同等待遇。
一、齐抓共管,形成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新机制。明确部门职责,理顺管理体制,加强劳动保障、发改、经发、教育、财政、人事、工会、工商等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定期研究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的新问题、新举措。人事和劳动保障部门履行综合管理职能,加强组织、协调和业务指导,为高技能人才的引进、培养、开发提供优质的人事服务。教育部门对各类职业院校加强职业技能教育指导工作,扩大高技能人才培养规模。财政部门增加对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所需经费的投入。工会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竞赛和技术交流活动,建立起了以职业技能带头人为主要内容的“首席技工”制度。通过各部门的通力协作,形成了抓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强大合力。
二、校企合作,构建高级能人才教育培训机制。依托县培训中心、各职业高中和技术学校等10个实践培训基地,采取校企结合方式,积极开展模具CAD、数控铣等中高级技工培训,打造一支熟练掌握先进技能的工人队伍。实施“111”人才工程,每年选送第一、二层次部分培养对象到国内外重点院校、科研院所进修深造,切实加强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技术骨干和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成果转化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造就一批在行业内具有重大影响的学术技术带头人队伍。组织开展各种职业技能竞赛,推动形式多样的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活动。对在县级一类职业技能竞赛中取得前3名的选手,可破格晋升为高级工职业资格。
三、奖励先进,建立高技能人才激励机制。制订高技能人才成长的奖励办法,每两年组织一次 “宁海县优秀高技能人才奖” 评选,对在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技能人才进行表彰。今年对县第一注塑模具有限公司的模具人才戴日华等5名优秀高技能人才进行了表彰,每人一次性奖励3万元,营造了尊重技术工人的良好社会氛围。强化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的导向作用,指导企业大力推行“使用与培训考核相结合,待遇与业绩贡献相联系”的做法,建立培训、考核、使用、待遇相联系的激励机制。同时,对取得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并被企业用人单位聘用的高技能人才,其住房等福利待遇可分别参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享受同等待遇。
本网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和授权发表网站所有,仅供学习交流之用,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通知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