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县紧扣产业发展打造模具人才小高地
当前位置:最新动态
宁海素有“模具之乡”的美誉,是“中国模具生产基地”和“中国模具产业基地”。产业要发展,关键是加快人才队伍建设。近年来,宁海县紧扣模具这一县域特色产业,以构筑华东模具(数控)人才集散地为目标,重点抓好模具人才工程品牌项目,充分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牵头抓总,制定模具人才规划。发挥组织部门谋篇布局作用,立足该县模具产业和模具人才现状,正在研究制定今后五年模具人才建设规划。计划通过分年实施、渐次推进,着力构建以“一城、一站、一网、一市场”为重点的模具人才建设体系。“一城”即模具城,打造具有模具设计加工、模具技术培训、模具信息服务和模具材料设备交易等四大功能的模具工业园区;“一站”即院士工作站,目前已建立首家院士工作站,与9家模具企业进行了项目对接。发挥院士工作站为模具行业攻克核心技术、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培养紧缺型高技能人才等作用,促进模具产业发展;“一网”即模具人才网,打造集模具人才招聘信息发布、模具产业政策发布、模具业务在线学习交流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网站;“一市场”即模具人才市场,通过定期举办模具专业人才招聘会,着力把县级人才市场建成中国模具专业人才市场。
二是搭建平台,引进中高层次模具人才。拟定于9月中旬,举办以“模具人才汇宁海、科技驱动兴产业”为主题的首届人才科技周活动,重点开展模具高峰论坛、模具技能大赛、模具人才招聘、高校宁海行、青年创业大赛和颁奖签约仪式等6项活动,着力引进模具人才。模具高峰论坛,拟邀请模具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进行交流探讨,助推模具产业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模具技能大赛,将通过技术比武推动岗位练兵。模具人才招聘,将组织企业到广东东莞开展专场招聘,引进中高层次模具人才。
三是校企合作,培育模具高技能人才。建立与模具产业发展相适应的职业教育体系,县内各职校都设置了模具加工专业。与国内外高职院校和培训机构合作,开办全国首家5年制模具制造全日制高级工班、中德合作模具班等,为企业输送模具高技能人才。加强校企双向合作,通过学校在模具企业建立教学实践基地和模具企业在学校建立职工培训基地的方式,共同培养模具高技能人才,目前已建立市级实践基地2个。建立“模具技能大师工作室”,发挥企业高技能人才在技术攻关、技术交流、传授技艺、培养技能人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目前,首个市级工作室“得力集团梁伟风工作室”已挂牌。
一是牵头抓总,制定模具人才规划。发挥组织部门谋篇布局作用,立足该县模具产业和模具人才现状,正在研究制定今后五年模具人才建设规划。计划通过分年实施、渐次推进,着力构建以“一城、一站、一网、一市场”为重点的模具人才建设体系。“一城”即模具城,打造具有模具设计加工、模具技术培训、模具信息服务和模具材料设备交易等四大功能的模具工业园区;“一站”即院士工作站,目前已建立首家院士工作站,与9家模具企业进行了项目对接。发挥院士工作站为模具行业攻克核心技术、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培养紧缺型高技能人才等作用,促进模具产业发展;“一网”即模具人才网,打造集模具人才招聘信息发布、模具产业政策发布、模具业务在线学习交流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网站;“一市场”即模具人才市场,通过定期举办模具专业人才招聘会,着力把县级人才市场建成中国模具专业人才市场。
二是搭建平台,引进中高层次模具人才。拟定于9月中旬,举办以“模具人才汇宁海、科技驱动兴产业”为主题的首届人才科技周活动,重点开展模具高峰论坛、模具技能大赛、模具人才招聘、高校宁海行、青年创业大赛和颁奖签约仪式等6项活动,着力引进模具人才。模具高峰论坛,拟邀请模具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进行交流探讨,助推模具产业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模具技能大赛,将通过技术比武推动岗位练兵。模具人才招聘,将组织企业到广东东莞开展专场招聘,引进中高层次模具人才。
三是校企合作,培育模具高技能人才。建立与模具产业发展相适应的职业教育体系,县内各职校都设置了模具加工专业。与国内外高职院校和培训机构合作,开办全国首家5年制模具制造全日制高级工班、中德合作模具班等,为企业输送模具高技能人才。加强校企双向合作,通过学校在模具企业建立教学实践基地和模具企业在学校建立职工培训基地的方式,共同培养模具高技能人才,目前已建立市级实践基地2个。建立“模具技能大师工作室”,发挥企业高技能人才在技术攻关、技术交流、传授技艺、培养技能人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目前,首个市级工作室“得力集团梁伟风工作室”已挂牌。
本网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和授权发表网站所有,仅供学习交流之用,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通知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