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县实施“三大人才培养工程”着力提升各类人才综合素质
当前位置:最新动态
宁海县通过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职工技能提升工程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育工程等“三大人才培养工程”,分层分类提升各类人才综合素质。
一、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加强和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合作,两年来,已举办企业家高级研修班、短期轮训班、专题讲座等近30期,培训企业经营管理人员3500人次。深入实施“2255”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加强对全县规模以上企业主要经营管理者以及重点发展领域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系统培训。按照按需施教的原则,对实力型企业、大型商贸企业的企业家和经营管理人员,举办企业家战略培训。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侧重举办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训。同时,每年选派50名企业人力资源经理参加各类培训和业务进修,提高企业人才管理水平。
二、实施职工技能提升工程。以提高实际运用操作能力为重点,依托县培训中心,各职业高中和技术学校等10个培训基地,采取校企结合方式开展中高级技工培训。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成果转化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为着力点,每年选送部分培养对象到国内外重点院校、科研院所进修深造,切实加强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技术骨干和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造就一批在行业内具有重大影响的学术技术带头人队伍。积极开展模具CAD、数控铣等高技能教育和培训,以机电学院为基地,由财政出资,每年委托培养50名机械类高校毕业生人才输送到企业一线,有效缓解了模具、机械等产业迅速发展需要大量高技能人才的矛盾。
三、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育工程。加强农村各类实用技术、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学历培训,培养一批具有现代农业知识、适应农村发展形势的新型人才,实现专业技术人员每年脱产接受教育的时间累计不少于10天。建立实践基地,以提高致富能力和实用技术水平为重点,采取“培训基地+企业”、“培训基地+加工点”、“培训基地+农业生产基地”、“培训基地+特色产业”、“培训基地+职介”、“培训基地+合作社”等模式,建立了县、镇乡、村三级联动,农科教相结合的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体系,已组织开展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3452人次、外来劳动力培训2102人次。
一、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加强和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合作,两年来,已举办企业家高级研修班、短期轮训班、专题讲座等近30期,培训企业经营管理人员3500人次。深入实施“2255”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加强对全县规模以上企业主要经营管理者以及重点发展领域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系统培训。按照按需施教的原则,对实力型企业、大型商贸企业的企业家和经营管理人员,举办企业家战略培训。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侧重举办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训。同时,每年选派50名企业人力资源经理参加各类培训和业务进修,提高企业人才管理水平。
二、实施职工技能提升工程。以提高实际运用操作能力为重点,依托县培训中心,各职业高中和技术学校等10个培训基地,采取校企结合方式开展中高级技工培训。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成果转化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为着力点,每年选送部分培养对象到国内外重点院校、科研院所进修深造,切实加强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技术骨干和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造就一批在行业内具有重大影响的学术技术带头人队伍。积极开展模具CAD、数控铣等高技能教育和培训,以机电学院为基地,由财政出资,每年委托培养50名机械类高校毕业生人才输送到企业一线,有效缓解了模具、机械等产业迅速发展需要大量高技能人才的矛盾。
三、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育工程。加强农村各类实用技术、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学历培训,培养一批具有现代农业知识、适应农村发展形势的新型人才,实现专业技术人员每年脱产接受教育的时间累计不少于10天。建立实践基地,以提高致富能力和实用技术水平为重点,采取“培训基地+企业”、“培训基地+加工点”、“培训基地+农业生产基地”、“培训基地+特色产业”、“培训基地+职介”、“培训基地+合作社”等模式,建立了县、镇乡、村三级联动,农科教相结合的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体系,已组织开展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3452人次、外来劳动力培训2102人次。
本网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和授权发表网站所有,仅供学习交流之用,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通知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