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最新动态
宁波职教:走新路促就业
作者:宁波市教育局网    来源:宁海人才招聘网     发布时间:2012-03-15    浏览次数:【1414】 字号: T | T
  宁波市中等职业教育聚焦“灰领”培养,坚持走新路、促就业,想方设法解决“就业难”与“用工荒”并存的问题。多年来,宁波中等职校毕业生当年一次性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并且呈现出就业率高位稳定的可喜趋势。回顾几年来的摸索,相关经验可归纳为:优化专业、夯实技能、创新机制、多元职教。
    一、优化职校专业结构
    宁波市紧扣区块特点、产业特点和发展趋势,立足“围绕产业设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的思路,力求办好一个专业,拉动一片就业,通过“专业设置区域化、区域需求教程化”等措施,优化职校专业结构与区块人才需求的接轨程度。目前,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已建成国家级重点专业3个、省示范专业46个和市现代化专业30个,2011年新增了与南车集团合作的轨道交通专业、引进了澳大利亚的TAFE学院全套课程体系等。例如,在被誉为“中国模具生产基地”的宁海县,模具及机械加工制造类专业是宁海县中职教育的主体专业,仅磨具专业有52个特色班,7000余中级技术工人中约5000人是职校毕业生。
    二、深度夯实上岗技能
    宁波坚持实习实训示范基地的布局和建设紧贴生产需求,教学标准及设备无缝对接岗位技术要求和企业生产水平,突破学校与社会的隔阂,努力实现“按需育才、定向培养”,深度夯实学生的上岗实干技能。从而,打造了建筑工程、生化制药、商贸物流等21个国家级、24个省级实习实训基地,14个市级实习实训基地,并在4家企业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
    三、创新校企合作机制
    一是率先出台《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建立职教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校企合作,破解“校热企冷”难题;让学生实习规范化、设保险、定责任,破解实习出险保障的难题;设立专项资金增强校企合作吸引力,破解校企合作资金无来源难题。二是在职校设立职业资格鉴定站,让学校和骨干教师加入行业协会。三是,政府引导企业走进职校、参与办学、共议专业,形成校企一体的职教集团、职教连锁等新机制。2009年组织“2211校企牵手活动”,让教师进企业、问需求,新增以企业命名的“订单”班级几十个;2011年开展全市职校主题活动“教学生担当、为企业服务、替政府分忧”,吸引了2.3万在读职校生在寒假赴企业顶岗实习;近期推进“宁波校企通”职教校企合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覆盖政府、行会、企业、职校的相关资源,进行信息化整合。
    四、多元职教受益广泛
    一是启动企业职工技能培训工程,该工程自2006年起至今,仅2011年,政府买单6000万元覆盖200余工种或培训项目,吸引77家培训机构竞标职工培训项目,9.16万人次从中受益。二是各县(市)区积极结合地方经济的发展特点,积极为当地群众、当地企业提供针对性的教育服务,打造推出了“社区教育学习超市”、“社区教育假日培训菜单”等教育培训活动,培育出了一批像海曙星级家政员培训、宁海力洋成校的缝纫培训等品牌培训项目。三是实施“新型农民”培养工程,市府安排专款选送1250余名农民获得更好学习机会,共享宁波职教的成果,培养了一批熟练掌握一门以上实用技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创业的高素质新型农民,实现了增民智助民富的阶段性目的。
本网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和授权发表网站所有,仅供学习交流之用,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通知我们处理。

咨询反馈
扫码关注

手机版微信小程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