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最新动态
求职体窜红网络 草根名人企业纷纷被调侃挑逗
作者:转载    来源:宁海人才招聘网     发布时间:2012-02-23    浏览次数:【2312】 字号: T | T
  近日,智联求职体以其诙谐、勇于表达心声、大胆智慧、YY创意图文并茂特点,迅速红遍2012年开年的网络江湖,据悉,这种求职体来源于智联招聘的广告创意,最初集中在职场人加薪、升职等“求职意愿”,图文搭配组合设置巧妙、风趣生动,且寓意丰富,引得众多网友“一呼百应”,并迅速发展火烧燎原,大有一统网络江湖之势,一些犀利网友更是发挥创意细胞,将当前草根名人、企业等社会热点话题融入求职体拼图,影响成为一种社会意义、深刻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
 
 
  一则热帖引爆的求职
  求职体最初起源于2012年情人节天涯论坛的某网友贴出的《苦逼挨踢(IT)求职男泣血自爆求安慰》的帖子,该网友借助此贴,讲述其求职遭遇的同时,并许下自己的真挚求职心愿。一时间,各大网站迅速爆发求职体蝴蝶效应,众多网友把对职场的诸多感慨与期待:加薪,升职,遇到好老板等息息相关的真切愿望在求职体里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不仅如此,“三线城市,月薪4K”、“临死之前好好看看这个世界”等大量对心灵求职体更是诉诸了职场人对未来、梦想及生活方式的迷茫及追求。
 
 
  愈演愈烈的求职体
  求职体还被具有丰富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网友用作调侃名人,热播电视剧等等,讽刺性与趣味性并具。如网络上热传的张国立、潘石屹的求职体,对二人的职业做出了一番新的麻辣新解。
  归真堂事件报道后,迅速有热心网友创造出“我要是熊猫就好了”的求职体,从而引发了一系列关于武汉自行车、南京大屠杀等求职体的创造新高潮,犀利风趣的语言,独特的视角让阅读者印象深刻。
 
  更有生命力的求职体
  当流行语具备了社会意义,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就会诞生。网络热词也是“社会热词”,每一个网络热词背后都有故事和诉求,网络流行语的大量出现,是因为其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民意表达的符号。
 
 
  资深IT行业分析师认为,与曾经风靡互联网的“淘宝体”、“咆哮体”、“凡客体”等各种创意文字题材不同,求职体不再局限于个人生活方式的狭隘倾诉,更囊括了当前社会热点、名人、草根等争议话题,求职体具备了更深刻的社会意义,因此求职体的生命力延续的更为持久。
本网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和授权发表网站所有,仅供学习交流之用,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通知我们处理。

咨询反馈
扫码关注

手机版微信小程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