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专招聘会不少招聘摊位无人问津
当前位置:最新动态
昨天,省人力社保厅在和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了“2011年浙江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招聘会”。
今年的招聘会,全省1600余家企事业单位参加,推出各类就业岗位2.5万余个,实际进场求职的约2万人次,现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7200余人,签约372人。
不少招聘摊位前乏人问津
昨天招聘会现场,招聘单位的展位前,很少有排队应聘的,不少招聘单位摊位前乏人问津。直到上午11点,大厅里还是稀稀拉拉,有些现场的招聘人员发呆或玩手机打发时间。
采访中,记者发现,前来求职的毕业生中,不少已签了约,或是有了签约意向。
浙江财经学院毕业生小林学的是财会专业。“工作我已经有意向了,但我就是想去好的单位,所以再看看。”她认为“好”的单位就是大企业。
宁波城市学院会展专业毕业生小陈瞄准的是大企业。她已经与杭州的一家广告公司签约。“签是签了,但不是我自己理想的单位,公司很小,今天来是想找个更好的单位。”小陈也坦诚地说,她希望能去大企业,平台好。而且第一份工作很重要,这是职业生涯的起点。
对于已签了约的毕业生再来“骑驴找马”,浙江永达实业集团的招聘人员刘先生认为,毕业生有没有与其他单位签约并不重要,公司也会以宽容的态度来对待。公司更看重的是应聘者是否适合岗位以及对行业的兴趣。
一季度岗位需求同比增六成
与毕业生的淡定相比,企业有点“饥不择食”。记者从和平广场入口走进招聘大厅,短短的几十米,就收到9张用人单位的招聘广告。
“企业太心急了。我之前去参加面试,企业最关心什么时候能去上班,一般要求一周内报到。”浙江海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小吴说。
2011年,企业对人才的胃口到底有多大?浙江省人才市场和杭州人才开发中心提供了两组数据。
每年3月,省人才市场都会举办春季人才交流大会。今年共吸引了1100家企业进场招聘,提供2.7万余个岗位,其中针对毕业生的岗位就达1.5万个。而去年同期,1000余家企业提供2.2万余岗位,其中针对毕业生的岗位有9000多个。
杭州人才开发中心今年一季度共举办专场招聘、毕业生招聘、高级人才招聘等各类招聘会48场,吸引了6145家用人单位前来招聘,推出15万余个需求岗位,比上年同期增长60.7%。
省人才市场有关负责人分析认为,随着就业环境回暖,企业对大中专毕业生的需求保持了高涨的热情,今年大学毕业生确实有了更多选择理想企业和岗位的空间。
平均每个毕业生有3份工作可选
“这个时间企业招人,场面可能会比较冷清,因为毕业生在忙于答辩、离校等,另外就业形势确实比往年要好,很多学生已经签约。”浙江理工大学的就业中心主任蒋肖波说,学校的机械类专业、服装设计、艺术设计等专业就业都相当不错。
而学校也在加强学生的职业素养,与企业需求对接。比如,学校服装学院每年的毕业汇演,都会邀请企业老总,设计师、厂家到场参与,与学生双向互动,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市场需求的东西。
“总体感觉好于去年。”浙江工业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黄胜也表示,来学校招聘的企业与岗位都有增加,比去年同期增20%-30%,特别是机械类专业的毕业生,很吃香。
黄胜说,学校每天有十多条招聘信息更新,今年来校内举行的小型专场招聘会200多场,其中很多是上市公司、500强企业,整体层次、质量都好于往年。学校有个粗略统计,进校招聘的岗位数和毕业生数的比例为3:1,也就是说,平均每个毕业生有3份工作可以选。
专业技术类人才吃香
在1600余家招聘单位中,先进制造业企业382家,占23.9%,推出毕业生就业岗位9550个;现代服务业企业319家,占19.9%,推出4160个岗位;建筑房产类企业161家,占10.1%,提供岗位3350个;外贸、纺织、服装、进出口企业254家,占15.9%,就业岗位4290个。
专业需求前十位的分别是:市场营销、行政文职、计算机软件类、电子电器类、建筑工程类、机械仪器仪表类、经营管理类、设计类、技工类、生产制造类。
今年的招聘会,全省1600余家企事业单位参加,推出各类就业岗位2.5万余个,实际进场求职的约2万人次,现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7200余人,签约372人。
不少招聘摊位前乏人问津
昨天招聘会现场,招聘单位的展位前,很少有排队应聘的,不少招聘单位摊位前乏人问津。直到上午11点,大厅里还是稀稀拉拉,有些现场的招聘人员发呆或玩手机打发时间。
采访中,记者发现,前来求职的毕业生中,不少已签了约,或是有了签约意向。
浙江财经学院毕业生小林学的是财会专业。“工作我已经有意向了,但我就是想去好的单位,所以再看看。”她认为“好”的单位就是大企业。
宁波城市学院会展专业毕业生小陈瞄准的是大企业。她已经与杭州的一家广告公司签约。“签是签了,但不是我自己理想的单位,公司很小,今天来是想找个更好的单位。”小陈也坦诚地说,她希望能去大企业,平台好。而且第一份工作很重要,这是职业生涯的起点。
对于已签了约的毕业生再来“骑驴找马”,浙江永达实业集团的招聘人员刘先生认为,毕业生有没有与其他单位签约并不重要,公司也会以宽容的态度来对待。公司更看重的是应聘者是否适合岗位以及对行业的兴趣。
一季度岗位需求同比增六成
与毕业生的淡定相比,企业有点“饥不择食”。记者从和平广场入口走进招聘大厅,短短的几十米,就收到9张用人单位的招聘广告。
“企业太心急了。我之前去参加面试,企业最关心什么时候能去上班,一般要求一周内报到。”浙江海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小吴说。
2011年,企业对人才的胃口到底有多大?浙江省人才市场和杭州人才开发中心提供了两组数据。
每年3月,省人才市场都会举办春季人才交流大会。今年共吸引了1100家企业进场招聘,提供2.7万余个岗位,其中针对毕业生的岗位就达1.5万个。而去年同期,1000余家企业提供2.2万余岗位,其中针对毕业生的岗位有9000多个。
杭州人才开发中心今年一季度共举办专场招聘、毕业生招聘、高级人才招聘等各类招聘会48场,吸引了6145家用人单位前来招聘,推出15万余个需求岗位,比上年同期增长60.7%。
省人才市场有关负责人分析认为,随着就业环境回暖,企业对大中专毕业生的需求保持了高涨的热情,今年大学毕业生确实有了更多选择理想企业和岗位的空间。
平均每个毕业生有3份工作可选
“这个时间企业招人,场面可能会比较冷清,因为毕业生在忙于答辩、离校等,另外就业形势确实比往年要好,很多学生已经签约。”浙江理工大学的就业中心主任蒋肖波说,学校的机械类专业、服装设计、艺术设计等专业就业都相当不错。
而学校也在加强学生的职业素养,与企业需求对接。比如,学校服装学院每年的毕业汇演,都会邀请企业老总,设计师、厂家到场参与,与学生双向互动,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市场需求的东西。
“总体感觉好于去年。”浙江工业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黄胜也表示,来学校招聘的企业与岗位都有增加,比去年同期增20%-30%,特别是机械类专业的毕业生,很吃香。
黄胜说,学校每天有十多条招聘信息更新,今年来校内举行的小型专场招聘会200多场,其中很多是上市公司、500强企业,整体层次、质量都好于往年。学校有个粗略统计,进校招聘的岗位数和毕业生数的比例为3:1,也就是说,平均每个毕业生有3份工作可以选。
专业技术类人才吃香
在1600余家招聘单位中,先进制造业企业382家,占23.9%,推出毕业生就业岗位9550个;现代服务业企业319家,占19.9%,推出4160个岗位;建筑房产类企业161家,占10.1%,提供岗位3350个;外贸、纺织、服装、进出口企业254家,占15.9%,就业岗位4290个。
专业需求前十位的分别是:市场营销、行政文职、计算机软件类、电子电器类、建筑工程类、机械仪器仪表类、经营管理类、设计类、技工类、生产制造类。
本网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和授权发表网站所有,仅供学习交流之用,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通知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