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最新动态
宁波江东区启动赴高校招聘党政后备人才工作
作者:    来源:宁海人才招聘网     发布时间:2010-12-27    浏览次数:【1408】 字号: T | T
  为进一步优化干部人才队伍结构,根据江东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及党政人才队伍现状,近日,江东区赴上海、武汉等地重点高校公开招聘30余名机关事业编制工作人员。
  此次招聘对象主要为具备校级三好学生、优秀毕业生、优秀学生干部、三等以上综合奖学金等条件之一的211大学(不包括独立二级学院)2011届应届毕业生,主要专业方向为经济管理类、城市建设管理类、社会管理类、城市及产业信息化类等。
  按照“程序规范,确保择优”的原则,此次招聘经过发布公告、初步筛选、组织笔试、集中面试、体检、考察政审、确定录用人选等程序。同时,新录用机关工作人员实行聘用制,见习期为一年,见习期满,考核“合格”的,予以正式聘用,享受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待遇;考核“不合格”的,取消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录用资格,进入人才市场自主择业。
  据了解从2001年以来,针对干部队伍建设中出现的年龄和学历结构不够优化的问题,江东区以“公开、公正、公平”为原则,每年都由组织、人事两家联合到全国各高校公开招录优秀毕业生充实到后备干部储备中,截止目前已招聘121名本科及以上优秀高校毕业生,其中硕士及以上67名,已有14名走上了领导岗位,担任了副处级领导职务。在公开招录优秀高校毕业生工作中,着力做好三字文章。 一是着力在“公”字上花力气。突出了公开选人,每次公选前我们都会在相关主要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网上发布相关招聘公告信息,明确招考的方式职位、要求条件、招录程序和信息公布渠道。实现了优秀毕业生招录的公开透明,做到了公开招录任用的职位公开、标准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公开,从报名、初步筛选、笔试、面试、体检和考察等的各个环节都是公开透明的,从笔试到考察等主要环节的结果我们都会在网站上进行公告,实行全过程的公开和透明。二是着力在“选”字上求实效。在具体招录环节中,我们突出了“制度选人”和“科学选人”,招聘办法在《宁波市江东区公开招聘事业编制工作人员实施细则》的框架范围内制定,具体程序由区委组织部部务会议讨论确定,公开招录按照发布公告、初步筛选、组织笔试、集中面试、体检、考察政审、确定录用人员的程序进行,有较强的规范性和程序性,为优秀的高校毕业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同时我们在招聘中科学合理的设置招聘环节,在一般事业单位招聘的环节外,针对后备干部队伍储备建设的要求,相应设置了初步筛选的环节,在招聘对象公开报名后,由区组织人事部门根据招聘公告中规定的资格条件对应聘人员进行挑选,并通过面谈的方式进一步考察应聘人员的气质秉性、口头表达、人际交往、分析判断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再按照不低于拟录用指标1:3的比例(拟录用人数为10名),确定进入笔试的人员。使进入笔试人员在资格条件上符合公告要求,在综合素质方面能够满足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防止了高分低能现象的产生。三是着力在“用”字上下工夫。优秀高校毕业生招来以后,纳入后备干部储备库,但并非储备不用。江东区委、区政府对公开招录过来的优秀高校毕业生高度重视,敢于给他们压担子、提要求、给任务,安排他们到情况复杂、任务繁重的基层岗位去接受考验,让他们在实践中丰富阅历,增长才干。同时在使用中江东区也注意结合其个人经历、专业和气质秉性,让他们能够在适合自己的舞台上展现才华、施展手脚,总之是要为合适的岗位寻找合适的人才,为优秀的人才提供更为广阔的舞台。对那些在基层工作中表现突出、干出实绩的优秀毕业生,进行有计划交流,让有发展潜力的优秀毕业生能够在多个岗位上接受锻炼,从而为他们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本网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和授权发表网站所有,仅供学习交流之用,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通知我们处理。

咨询反馈
扫码关注

手机版微信小程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