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努力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创造良好环境
当前位置:最新动态
宁海新闻网讯 日前,县教育局发出公告,吊销了一所在我县境内办学管理不善的外来务工子弟学校,以进一步规范外来务工子弟学校的良性运作。近年来,我县采取教育政策上给予重点倾斜、基础建设上给予大力扶持、教学质量上给予规范提高、学习生活上给予充分关爱等举措,努力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创造良好环境。
教育政策上给予重点倾斜。教育局出台有关文件,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纳入到我县教育总体规划,要求各公办学校敞开大门接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并逐步在流动人口集聚且有条件的乡镇、街道设立公办外来务工子弟学校。2008年,在外来务工人员比较多的西店镇,设立一所公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初级中学,2009年又新建成西店小学东红校区,主要接收小学段外来务工子女就读。目前,全县公办学校接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总数的66.58%。
基础建设上给予大力扶持。教育局从2004年起就把外来务工子弟学校纳入到本地教育体系,实行统一管理。为解决办学场地问题,县教育局腾出离城区较近的社会小学,无偿提供给育才小学使用,并投资95万元新建了一幢1200平米的教学大楼,2007年又腾出白峤小学供育才学校使用,使育才学校向集团化办学迈进。考虑到外来务工子弟学校办学经费短缺,教育局每年都给予外来务工子弟学校适当的经费补助,并为学校添置了部分教学器材。据统计,近三年来用于改善外来务工子弟学校设备设施的帮扶经费累计达300余万元。
教学质量上给予规范提高。外来务工子弟学校的教学教研纳入到县教研室统一管理,平等参与各类教研和评比活动。建立公派教师到外来务工子弟学校支教制度,2004年秋以来,共选派31名骨干教师赴育才、向明、科达等外来务工子弟学校进行支教。支教老师在学校担任教育教学指导管理等重要岗位,使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质量和办学水平大幅度提升。自2005年起,外来务工子弟学校属地的中心学校与该外来务工子弟学校挂钩,参与学校管理。
学习生活上给予充分关爱。在教育收费上实行同等待遇。严格按规定要求执行收费,做到与当地学童一视同仁,免除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子女的杂费和书簿费,其中2006、2007、2008年共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免除杂费400余万元。同时,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还给予享受“两免一补”政策,落实结对帮困,不让一个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因经济困难而失学。同时,开展一系列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良好成长的活动,如西店镇中心小学开展了“同在一片蓝天下”手拉手结对活动,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走进本镇学生家庭;黄坛小学设立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奖学金,激励成绩优秀及进步明显的学生;梅林小学与育才小学进行了长期的结对助学活动。县委、县政府以及县教育局、县红十字会等领导更是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倾注了无比的爱心,每逢六一节、教师节等节日,都不忘关爱外来务工子女学生,给小朋友、教师及学校带去慰问品,为学校办学解决实际困难。(记者王银宁 通讯员陈云松)
教育政策上给予重点倾斜。教育局出台有关文件,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纳入到我县教育总体规划,要求各公办学校敞开大门接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并逐步在流动人口集聚且有条件的乡镇、街道设立公办外来务工子弟学校。2008年,在外来务工人员比较多的西店镇,设立一所公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初级中学,2009年又新建成西店小学东红校区,主要接收小学段外来务工子女就读。目前,全县公办学校接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总数的66.58%。
基础建设上给予大力扶持。教育局从2004年起就把外来务工子弟学校纳入到本地教育体系,实行统一管理。为解决办学场地问题,县教育局腾出离城区较近的社会小学,无偿提供给育才小学使用,并投资95万元新建了一幢1200平米的教学大楼,2007年又腾出白峤小学供育才学校使用,使育才学校向集团化办学迈进。考虑到外来务工子弟学校办学经费短缺,教育局每年都给予外来务工子弟学校适当的经费补助,并为学校添置了部分教学器材。据统计,近三年来用于改善外来务工子弟学校设备设施的帮扶经费累计达300余万元。
教学质量上给予规范提高。外来务工子弟学校的教学教研纳入到县教研室统一管理,平等参与各类教研和评比活动。建立公派教师到外来务工子弟学校支教制度,2004年秋以来,共选派31名骨干教师赴育才、向明、科达等外来务工子弟学校进行支教。支教老师在学校担任教育教学指导管理等重要岗位,使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质量和办学水平大幅度提升。自2005年起,外来务工子弟学校属地的中心学校与该外来务工子弟学校挂钩,参与学校管理。
学习生活上给予充分关爱。在教育收费上实行同等待遇。严格按规定要求执行收费,做到与当地学童一视同仁,免除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子女的杂费和书簿费,其中2006、2007、2008年共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免除杂费400余万元。同时,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还给予享受“两免一补”政策,落实结对帮困,不让一个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因经济困难而失学。同时,开展一系列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良好成长的活动,如西店镇中心小学开展了“同在一片蓝天下”手拉手结对活动,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走进本镇学生家庭;黄坛小学设立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奖学金,激励成绩优秀及进步明显的学生;梅林小学与育才小学进行了长期的结对助学活动。县委、县政府以及县教育局、县红十字会等领导更是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倾注了无比的爱心,每逢六一节、教师节等节日,都不忘关爱外来务工子女学生,给小朋友、教师及学校带去慰问品,为学校办学解决实际困难。(记者王银宁 通讯员陈云松)
本网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和授权发表网站所有,仅供学习交流之用,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通知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