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农家乐转型升级开辟新天地
当前位置:最新动态
宁海新闻网讯 今年国庆期间,长街欢乐佳田农场的百亩向日葵吸引了来自县内外的广大游客,平均日接待游客达6000人次以上,成为我县农家乐发展的新亮点。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家乐产业发展。今年以来,我县通过村庄环境整治创造的良好条件,吸引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大力推动农家乐产业的转型升级。
近年来,我县立足优越的生态环境、丰富的农业资源、独特的文化底蕴,依托农户自有房屋和农业园区,因地制宜谋发展,根据特色创品牌,取得了明显成效,尤其是今年,农家乐产业发展呈现出投资主体多元化、经营内容丰富化和百姓受益扩大化的良好发展局面。据悉,目前我县农家乐投资方式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以农户家庭投资为主体,庭院式的农家乐。胡陈乡东山自然村的“桃乡农居”为此类代表;二是以工商资本投入为主,度假休闲式的农家乐。西店镇旌表义门农家乐占地120多亩,目前已投资6000多万元,今年吸引游客高达8万人次;三是以规模农业经营组织投入为主,田园式的农家乐。长街欢乐佳田农场,紧紧抓住“科技农业、快乐农业、健康农业”三大主题创新来建设现代农业休闲观光园区,目前已投入1380万元。下一步还将继续加大投入,打造绿色名特优农产品示范基地和长三角农家休闲度假基地。
多元化的投资方式催生了各具特色的农家乐项目,打破了以往单一的“餐饮农家乐”局面,形成了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桥头胡双林村在村庄整治的基础上,开辟水上乐园,将登山步道与三麓潭美丽景色结合,挖掘塑造吸引游客的旅游元素,集聚了工商资本经营的三麓潭山庄、村庄集中经营的别墅农居和农户自主经营的双林农居,形成了吃住玩一条龙的休闲旅游形态。长街欢乐佳田农场,拥有1000亩的种植园,开设田园采摘、休闲观光、农事体验等项目,让游客一年四季采摘水果。今年4月开业以来,累计接待游客超过8万人次,直接收入620万元,吸收附近居民到园区就业82人,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园区向现代休闲观光农业园区的转变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快速发展的农家乐项目,带动了普通农户向农家乐经营户的转变,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受益者。不少农户利用自有房屋开办农户住宿、农家菜餐饮,尝到了甜头。许家山村民利用自家的院落办起了农家乐,目前已发展到6家,今年以来接待游客44757人次,农家乐总收入26.8万元。双林农居从10月份开业至今,经营状况良好,特别是双林农居5号,国庆期间营业额达到13500元。良好的经营形势,使宁海农家乐发展后劲充足。截至目前,全县有各类农家乐经营户462户,农家乐经营点25家,创建省市级农家乐特色村6个,省市级农家乐示范点8个,省级农业休闲园区1个。今年1—10月份,全县农家乐游客达100万人次,直接营业收入8500万元。 (记者王银宁)
近年来,我县立足优越的生态环境、丰富的农业资源、独特的文化底蕴,依托农户自有房屋和农业园区,因地制宜谋发展,根据特色创品牌,取得了明显成效,尤其是今年,农家乐产业发展呈现出投资主体多元化、经营内容丰富化和百姓受益扩大化的良好发展局面。据悉,目前我县农家乐投资方式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以农户家庭投资为主体,庭院式的农家乐。胡陈乡东山自然村的“桃乡农居”为此类代表;二是以工商资本投入为主,度假休闲式的农家乐。西店镇旌表义门农家乐占地120多亩,目前已投资6000多万元,今年吸引游客高达8万人次;三是以规模农业经营组织投入为主,田园式的农家乐。长街欢乐佳田农场,紧紧抓住“科技农业、快乐农业、健康农业”三大主题创新来建设现代农业休闲观光园区,目前已投入1380万元。下一步还将继续加大投入,打造绿色名特优农产品示范基地和长三角农家休闲度假基地。
多元化的投资方式催生了各具特色的农家乐项目,打破了以往单一的“餐饮农家乐”局面,形成了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桥头胡双林村在村庄整治的基础上,开辟水上乐园,将登山步道与三麓潭美丽景色结合,挖掘塑造吸引游客的旅游元素,集聚了工商资本经营的三麓潭山庄、村庄集中经营的别墅农居和农户自主经营的双林农居,形成了吃住玩一条龙的休闲旅游形态。长街欢乐佳田农场,拥有1000亩的种植园,开设田园采摘、休闲观光、农事体验等项目,让游客一年四季采摘水果。今年4月开业以来,累计接待游客超过8万人次,直接收入620万元,吸收附近居民到园区就业82人,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园区向现代休闲观光农业园区的转变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快速发展的农家乐项目,带动了普通农户向农家乐经营户的转变,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受益者。不少农户利用自有房屋开办农户住宿、农家菜餐饮,尝到了甜头。许家山村民利用自家的院落办起了农家乐,目前已发展到6家,今年以来接待游客44757人次,农家乐总收入26.8万元。双林农居从10月份开业至今,经营状况良好,特别是双林农居5号,国庆期间营业额达到13500元。良好的经营形势,使宁海农家乐发展后劲充足。截至目前,全县有各类农家乐经营户462户,农家乐经营点25家,创建省市级农家乐特色村6个,省市级农家乐示范点8个,省级农业休闲园区1个。今年1—10月份,全县农家乐游客达100万人次,直接营业收入8500万元。 (记者王银宁)
本网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和授权发表网站所有,仅供学习交流之用,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通知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