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经济安度风暴
当前位置:最新动态
2009年,是进入新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经受考验最严峻的一年。面对来势汹汹的金融危机,宁海沉着应对,大力扶持特色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工业效益综合考评居宁波市第一,成为宁波市首个“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2009年生产总值增长8.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增长7%、14.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0.5%、10%;外贸出口降幅分别比全国和浙江省、宁波市小6.2、4、6.8个百分点。一批重大项目如国华电厂二期工程、海螺水泥二期建成投产,甬台温铁路宁海段建成通车,物流园区配送中心建成并交付使用。
统筹决策沉着应战
宁海县委、县政府在面临重大抉择关头,积极发挥政策导向和统筹协调作用,树立“一切为了工业、一切服从工业、一切服务工业”的思想,增强克难攻坚的信心,努力为工业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扎实推进工业经济创新转型发展。宁海县委、县政府制定了40条对工业创业创新扶持的政策,后来根据形势需要,又陆续增加了补充政策30条;新增财政扶持资金1500万元,全年扶持资金总额达到1.5亿元;全面落实临时性下浮社保费缴纳比例,停收148项行政事业收费,为企业减负2.7亿元。
该县机关部门也积极行动起来。经发局大力推进工业经济“脱胎换骨”和“全民创业”,组织“千名干部进千企、服务企业促发展”活动,积极为企业送思路、送政策、送服务,解难题,渡难关。外经贸局大力组织企业参加境外展销会,帮扶企业拓展市场,做好强化风险防范工作,千方百计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检验检疫局积极开展“检企同心共促发展”帮扶活动,全方位帮助企业减少成本支出,免费为企业开展各类培训、咨询、辅导活动,提供国外有关技术法规、标准、技术壁垒措施、风险预警等信息,多渠道加快通关放行速度,保证出口商品的便捷、高效放行。为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行政审批管理办公室全面开展“五送五迎争五型”主题活动,改善窗口服务、缩短审批时间,不断增强服务企业实效,切实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劳动保障部门出台缓补政策,对企业社会保险费缴纳比例实行临时性下浮,对2009年用人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比例进行调整,并推出了一系列举措,建立服务企业联系点制度,切实帮助企业解决涉及劳动保障方面的实际困难,为企业招工提供服务。港航处开展为港航企业送温暖,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冲击的“春雨行动”,组织“行业恳谈会”,建立宁海籍船代、货代信息联系网络,为企业提供市场动态和货源信息,帮助企业及时调整发展战略……
该县同时推行整体营销,支持企业组建营销网络,先后组织了1000余家次企业参加内销展会以及各地“宁波周”活动,在北京、上海等地举办宁海外贸产品内销展示洽谈会,加强与各地大型商贸企业、专业市场的对接合作,新增国内营销网点1500个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内销比例达到8.7%。充分发挥会展节庆刺激消费、带动产业的积极作用,举办第七届中国徐霞客开游节等16个县级以上会展节庆活动,并进一步培育汽车、家电、旅游等消费热点,活跃城乡消费市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8.2亿元,增长18.4%。
通过实施一揽子政策措施,宁海县帮助企业逐步实现经营好转,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36.3亿元,增长2.2%;实现利润27.6亿元,增长29.7%。
联姻搭台银企双赢
金融危机期间,企业资金短缺的瓶颈制约日益严重。宁海县委、县政府积极为银企联姻搭台,积极引进浦发银行、民生银行、中信银行等银行,鼓励到宁海设分行支行,成功组建小额贷款公司并营业,推进农村信用社增资扩股改革,多次组织召开市、县两级金融机构支持宁海经济社会发展恳谈会,重点技改项目推介和银企洽谈等金融对接会,金融机构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去年宁海新引进银行机构3家,全县新增人民币贷款83.8亿元,贷款余额达到270亿元,存贷比131.2%。
建立中小企业担保新机制,进一步扩大担保中心资本金,注册资金从5500万元增至1.05亿元,2009年底担保额度达到7亿元。特别是针对金融危机情况下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宁海成立了兴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用于解决企业的转贷问题,为资金链安全运转“搭桥”,累计提供担保和应急周转资金14亿元,重点帮助企业缓解融资危机。
建设银行宁波分行将在未来三年内为宁海提供40亿元的信贷资金,扶持重大项目建设、中小企业发展,为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金融活,经济兴。通过牵线搭桥,银行发展了业务,企业渡过了难关,宁海攒足了后劲。
抱团作战共渡难关
宁海有7000多家工业企业,几乎都是中小企业。面对世界经济形势低迷的现状,宁海开始积极实施“群狼战略”,让中小企业“抱团作战”。
模具、文具、压铸、汽车配件等传统制造企业抱团发展,实现信息、技术、市场资源共享,并在资金、报价、展销上开展联合协作,共同应对严峻的挑战。把小企业的生产要素集合起来,组成“航空母舰”下海竞争!宁海模具城330多家企业抱成团,模具产品的每一道工序都由专业化工厂完成,产生的“合力”远远大于相同规模的企业。2008年底,全县14家模具企业抱团到德国法兰克福参加2008欧洲模具技术和设备展览会,与各国客户达成意向模具报价1000余万欧元……
宁海文具行业受世界金融风暴等各种不利因素影响,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分别深入得力集团公司等文具大企业现场办公,全面协调文具企业联合经营、共同发展。县文具行业协会也积极探索和尝试“大企业接单,小企业加工”的联合经营机制,减少内耗、降低成本,形成了强大的竞争合力。宁海文具企业打破以往“各自为政”的局面,加强企业间的资源整合,走“抱团”式发展,共渡难关。文具企业抱团参加在北京举办的宁海外贸文具内销展示洽谈会,当场成交100多万元,意向成交近700万元,并签约了35家代理商……
通过走联合拓展市场之路,宁海经济在阴霾笼罩下逐渐闯开一片亮堂的天地。
转型升级破茧成蝶
为应对挑战,宁海企业抢机遇,谋转型,出新招。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宁海引导企业不等、不靠、不抱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主动出击,找到了一条条自我提升的活路。
建新赵氏集团有限公司不断加强新产品研发,近几年每年的研发投入都在销售收入的10%以上,并在美国、德国分别建立研发子公司和分支机构,使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2009年实现销售5.2亿元,增长48%。宁波方正汽车模具有限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年研发投入比例基本保持在企业销售的8%以上,2009年该公司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占企业总销售收入的70%以上,2009年产值增长率达42.8%。宁海盛源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家产学研激光技术中心授权的全国唯一产业基地,凭借自主创新的激光熔覆技术,让损坏的模具、轧辊等产品起死回生,目前已被近百家企业应用。
宁波大达文具有限公司位于宁海县西店镇,是一家集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具企业。去年2月,在外销市场疲软的情况下,该公司敏锐地感觉到文化产业在未来大有可为,决定搭上“动漫快车”,于是与北京卡酷动画卫视频道达成合作协议,合力打造中国最具产业价值的卡酷形象商品品牌。现在,宁波大达文具公司已推出2000余款运用动漫元素设计生产的全新概念文具产品,成功建立覆盖全国各大中城市和200多个地级市的销售主渠道。这种强强联合,让更多的宁海企业在创意理念交流、创意人才培训、工业创意设计等方面与相关部门开展深层次合作,从而为宁海工业产品从“产品生产”走向“文化创意”、从“宁海制造”走向“宁海设计”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金融危机是一场经济灾难,又是一次蜕变机遇。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宁海众多企业以强烈的危机意识、机遇意识、重生意识,主动转型,危中求机,最后在危机中涅槃,破茧成蝶,飞向了更广阔的蓝天。
走过这场风暴,前面就是一片晴天。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更具生机的新宁海正在形成。
在逆境中创新求变
宁海不仅没有把金融危机看作是“绊脚石”,而是把其当作“磨刀石”,努力磨砺应变能力,提高“亮剑”本领,从容应对,化“危”为“机”。在金融危机中宁海经济不仅没有衰退,而且迎来了又一个发展春天。
宁海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越是在逆境中越要创新求变,努力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创新求变,就是要把握时机,及时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要审时度势,冷静分析经济发展态势,找出破解难题的对策;要务求实效,制订具体可行的政策措施,为企业产前、前中、产后添柴加薪;要统筹协调,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形成发展的强大合力;要胸怀大局意识,着眼长远,善待企业,铺路搭桥,共克时艰;要不等不靠,奋力争先,积极在困难中推进企业理念、管理、技术、机制和文化创新,大力培育自主创新的核心竞争力。
当前,崇阳工业经济仍处在一个爬坡发展时期,起步晚,总量小,科技含量不高,没有大项目支撑,而且金融危机对钒、卫材等行业的影响仍然存在。要实现兴工强县战略,任重道远。全县上下要认真学习宁海经验,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树立全民服务企业意识,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和各职能部门联合作战的力量,努力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特别是要想方设法为企业解决用地难、融资难、用工难等瓶颈制约问题,促进全县中小企业快速成长,扩大工业经济总量,从而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
本网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和授权发表网站所有,仅供学习交流之用,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通知我们处理。